刘晓阳:特选学校变质?

时间:2021-11-22 07:18内容来源:联合早报 版阅读:新闻归类:观点评论

教育课题

小儿即将升小一,我和其他家长一样,正在为小一报名部署,看看住家附近哪一所学校比较适合小儿。

对学校进行比较,不外乎听听其他家长和教师的意见,浏览学校网站,再评估小孩的能力和自己对他的期望。

我们夫妻都是特选学校毕业生,家里主要用华语沟通,我家附近的特选学校自然是首选。我们先参考了附近一所邻里学校所提供的资讯。学校网站给我们的印象是,校方希望给小朋友一个多元环境,强调艺术教育,在课外活动方面重体验、轻成绩,学校在社区的口碑也不错。

我们再浏览另一所特选学校的网站。读完之后,我只能用“困惑”来形容自己的心情。

我首先看了看该校的一些主题课程,以了解校方重视些什么。校方希望训练小朋友成为一个有主见、能独立思考的领导者。校方设计了一系列“思考课程”来完成目标。课程简介冗长,仔细读完,我身为家长,竟然看不明白校方用来教小朋友的一些东西。

在小六阶段,课程有一部分是“思想实验”,讨论的题目包括“卡涅阿德斯船板”“救生艇伦理学”等。上网搜索,原来“卡涅阿德斯船板”是一个伦理困境:“甲和乙遇上沉船事故,甲攀上一块船板等候救援,而乙把甲推离了船板,后来乙得救,但甲溺死了,请问我们可否以谋杀罪控告乙?”如果我们认为乙的行为属于自卫,就不能以谋杀入罪。“救生艇伦理学”则较简明:“在沉船事故中,救生艇只能搭载有限的人,请问你会让谁登上救生艇?”

学校网站也列出其他课程和活动简介,纷纷繁繁,的确比邻里学校多,而且更有深度和针对性。但关于特选课程的华文介绍,比“思想课程”简单很多,课程设计好像有一部分附属于“思想课程”。

老实说,我早已听闻该校的程度和要求都相当高,学生多数思想成熟、成绩优异,但是我读到的这些介绍,还是在我的认知以外。

印象中,特选学校充满人文氛围,教师会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、哲学、文化活动等,有些教师还是作家。我念中学时,老师在课堂上介绍了茶道,我和几个同学后来自己跑去体验,如今我们当中还有一些茶道爱好者。我自己对中华文学和哲学有兴趣,老师直接和间接地鼓励我,学校图书馆浩如烟海的文集,曾是我重要的精神粮食。虽然我现在的工作和文史哲毫无关系,但这些文化基础绝对让我终生受益。

特选学校何以竟异化成要求一群小学生,讨论“哪一些人值得社会使用最紧张的资源去抢救(救生艇伦理)”,告诉学生“如果你和你的朋友都被压得喘不过气,而你去抢占朋友的资源来让自己领先,其实社会可能不会责怪你(船板实验)”?在这20年里,究竟发生了什么事?

我不是教师,无法专业地评断这种改变是否合理;但身为家长的直觉告诉我,11岁的小朋友应该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价值观,在青春期之前,他们应该先对是非对错、自我意识和身份认同等打好基础,以应对青春期的挑战。然而,这些题目反映的却是现实世界的复杂和残酷,那些可能是连一些医生也不想在加护病房里碰到的难题。这些题目对小朋友究竟会不会有负面心理影响,甚至造成价值混乱?为什么学校要11岁的小朋友,讨论这种我在大学时期才会碰到的题目?

我和一些朋友讨论过,他们有的是医生、律师和教师,大家都认为教导小朋友思考是重要的,但大多对网站上介绍的教程有所保留。有的认为,课程的效果非常取决于教师如何引导;有的认为课题太成熟,也会加大学生的压力;有的甚至认为,学校可能根本不会讨论那些题目,那只是一种过度的行销手法。

我认为,教师如果要用“思想实验”的手段来训练学生,他不可能避免会触及那些残酷的情景,否则那方法就失去意义了。如果那只是过火的行销,那学校要传达的到底是什么价值观呢?

我真切希望我看到的表象是不准确的,是以偏概全的。社会上对特选学校已经有许多批判的声音,认为它们只是在制造特权阶层。如果特选学校本身都不重视传承中华文化和价值观,失去了初心,反而花费力气去搞一些高端又冠冕堂皇,但对小朋友来说未必适合的东西;如果学校也认为中华文化和价值观在家长群里没有市场,华文学习就只是一种功利的目标;如果学校给人的印象就是坐实社会上的批评,连像我这些20年前受益于这个制度的校友,都难以真心继续拥护它,那么真的,“特选学校”这个制度又何来继续存在的价值呢?

讨论到最后,其中一个朋友(也是特选学校毕业生)说:“不要送小朋友去特选学校啦,压力这么大!”不得不说,我可能也不会让我的小儿上这样的“特选学校”。

作者从事医疗相关工作

赞一下
(2)
100%
赞一下
(0)
0%

相关栏目推荐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