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丹旭:疫情隔离初体验

时间:2021-10-20 07:26内容来源:联合早报 版阅读:新闻归类:观点评论

早点

京腔新韵

上星期到甘肃采访“神舟十三号”载人飞船的发射任务,返回北京隔天,我便收到市疾控中心一条“请主动报备”的提醒。

原来,一对近期到甘肃、内蒙古和陕西旅行的夫妇,在西安确诊感染冠病。两人在甘肃的行程中,途经的县市以及离开甘肃时坐飞机的嘉峪关机场,都是我出差期间逗留过的地点。

这是冠病疫情暴发后,我第一次与确诊者擦肩而过。我会不会是密接者,成为重点监控对象?我的健康码会不会变红,在北京的出行会不会受限?一连串问题浮上脑海,心里多少有些忐忑不安。

深知中国一直以来防疫严格,我当下决定前往家附近的医疗站做核酸检测,同时向我所在的社区报备。

虽然只是零星病例,但这波疫情的扩散速度很快,截至昨天已经波及陕西、甘肃、内蒙古、宁夏、湖南、贵州、北京等地,累计有25人冠病检测呈阳性。

昨天上午,社区工作人员打电话向我了解详细情况后,通知我北京已开始对近期有陕西、甘肃等地旅行史的人员启动排查,社区必须对我进行14天居家隔离和七天健康检测,要我安排好工作后,尽快返回家中。

随后,我的手机微信里就添加了一个联络群,除了社区工作人员,还有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人员。签署居家隔离承诺书、安排上门核酸检测、预约住家环境检测和消杀,一切都井然有序地展开。

14天居家隔离,一日三餐怎么办?社区工作人员解释,我可以预定外卖和网购生鲜,配送人员送餐送货上门时,我只须让对方把物品放在门口,无接触收货。

无法出家门,垃圾要怎么丢?社区会联系小区物业,定时上门取垃圾,我只要把装满的垃圾袋放在家门口。

我的家门上也会装上感应器,只要一有开关门的动静,社区工作人员就会接到通知。但工作人员强调,这不影响开门取餐、取快递。我也得每天两次测量体温,在微信群中上报身体状况。

生活上的各种问题一一解答完毕后,工作人员在电话那头说:“有任何需求就在微信群中提出来,我们会尽量帮忙解决。”他还不忘安慰:“14天很快就过去的。”

就这样,我开启了疫情后的第一次隔离体验。和我一起去甘肃采访的同行们,几乎也都在同一时间,纷纷接到社区通知。

有人开玩笑说,半天下来,“已经被几路人马电话追杀”。也有经验丰富的中国同行在群里分享,她特地留了个心眼,返回北京后自我隔离,没有与家人接触,总算家人不用和她一样被“禁足”。

看得出,在疫情暴发近两年,中国一次次扑灭散发性的局部疫情后,中国官方在应对疫情时,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完善和娴熟的流程。中国民众则适应了新的生活方式,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隔离要求处乱不惊,他们懂得尽可能降低防疫措施对生活的影响,可一旦无法避开被干扰,便也欣然接受。

与其他国家相比,中国民众更愿意配合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,忍受防疫给生活带来的不便。同时,他们对疫情“清零”的诉求,也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民众。这让官方面对更大压力,尤其是发生疫情的地方官员,会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早日消灭病毒。

本轮疫情最初暴发时,一度传出这对在陕西西安确诊的夫妇,不顾检测结果有异常,仍前往景区游玩,两人随即遭到网民口诛笔伐。遭遇“输入”疫情的西安网民则气愤不已,把“防疫不当”的帽子,扣到了这对夫妇抵达西安前逗留过的嘉峪关头上,要求追责的声音此起彼伏。看得出,中国民众对疫情的容忍度,比其他国家的民众来得低。

在冠病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后,一些国家纷纷改变之前的“清零”措施。以新加坡为例,官方已从最初根除病毒的策略,转向“与病毒共存”的防疫策略,并在开放经济与控制疫情之间求取平衡。

相较之下,中国仍坚持“清零”。外界普遍预计,中国在明年2月的北京冬奥会前,不会进一步开放边境管控;甚至不能排除,严格的措施将持续到明年秋天的中共二十大之后。

中国官方在抗疫上的成功,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民众对“清零”的期许;只要有零星暴发的疫情,草木皆兵的焦虑感随即在社会上蔓延,这相信也给官方“转轨”疫情应对措施带来了挑战。不过,当更多国家放弃“清零”、开放边境,在中国以外形成一个国际性的“新常态”后,中国能否继续坚持“清零”,当“转轨”的迫切性越来越大,中国社会的心态还来得及调整吗?

赞一下
(20)
74.1%
赞一下
(7)
25.9%

相关栏目推荐
推荐内容